图腾是一个汉语词语,
意思是记载神的灵魂的载体。
是古代原始部落迷信某种自然或有血缘关系的亲属、祖先、保护神等,
而用来做本氏族的徽号或象征。
原始民族对大自然的崇拜是图腾产生的基础。
运用图腾解释神话、
古典记载及民俗民风,
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文化现象。
不同地区和国家的人有不同的图腾崇拜,
比如中国人的图腾一般为龙,
俄罗斯则有熊图腾的崇拜。
图腾一词来源于印第安语"totem",意思为“它的亲属”,“它的标记”。
在原始人信仰中,
认为本氏族人都源于某种特定的物种,
大多数情况下,
被认为与某种动物具有亲缘关系,
于是,
图腾信仰便与祖先崇拜发生了关系,
在许多图腾神话中,
认为自己的祖先就来源于某种动物或植物,
或是与某种动物或植物发生过亲缘关系,
于是某种动、
植物便成了这个民族最古老的祖先。
例如,“天命玄鸟,降而生商”(《史记》)玄鸟便成为商族的图腾。
因此,
图腾崇拜与其说是对动、
植物的崇拜,
还不如说是对祖先的崇拜,
这样更准确些。
图腾与氏族的亲缘关系常常通过氏族起源神话和称呼体现出来。
如鄂伦春族称公熊为“雅亚”,意为祖父,
称母熊为“太帖”,意为祖母。
鄂温克族人称公熊为“和克”(祖父),
母熊为“恶我”(祖母)。
苗族、瑶族、的传说。
匈奴狼的传说(《魏书·高车传》匈奴单于生二女,
姿容甚美,国人皆以为神,
单于曰:“吾有此女安可配人,将以与天。”
乃筑高台,置二女其上,曰“请天自迎之”。
经三年,复一年,乃有一老狼,昼夜守台嗥呼。
其小女曰:“吾父使我处此,欲以与天,而今狼来,或神物天使之然”。
下为狼妻,而产子。
后遂繁衍成国,故其人好引声长歌,又似狼嗥。)
侗族传说其始祖母与一条大花蛇交配,
生下一男一女,
滋生繁衍成为侗族祖先。